诺兰模型定义(诺兰模型)
诺兰模型 一、诺兰模型 美国管理信息系统专家诺兰通过对200多个公司、部门发展信息系统的实践和经验的总结,提出了著名的信息系统进化的阶段模型,即诺兰模型。
计算机应用到一个组织的管理中,一般要经历从初级到不断成熟的成长过程,诺兰(NOLAN)1973年总结了这一规律,并于1980年进一步进行了完善,形成了所谓的诺兰阶段模型。
诺兰认为,任何组织由手工信息系统向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系统发展时,都存在着一条客观的发展道路和规律。
数据处理的发展涉及到技术的进步、应用的拓展、计划和控制策略的变化以及用户的状况四个方面。
1979年,诺兰将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发展道路划分为六个阶段。
诺兰强调,任何组织在实现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系统时都必须从一个阶段发展到下一个阶段,不能实现跳跃式发展。
诺兰模型的六个阶段分别是:初始阶段、传播阶段、控制阶段、集成阶段、数据管理阶段和成熟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初始阶段 组织引入了像管理应收账款和工资这样的数据处理系统,各个职能部门(如财务)的专家致力于发展他们自己的系统。
人们对数据处理费用缺乏控制,信息系统的建立往往不讲究经济效益。
用户对信息系统也是抱着敬而远之的态度。
第二阶段是传播阶段 信息技术应用开始扩散,数据处理专家开始在组织内部鼓吹自动化的作用。
这时,组织管理者开始关注信息系统方面投资的经济效益,但是实质的控制还不存在。
第三阶段是控制阶段 出于控制数据处理费用的需要,管理者开始召集来自不同部门的用户组成委员会,以共同规划信息系统的发展。
管理信息系统成为一个正式部门,以控制其内部活动,启动了项目管理计划和系统发展方法。
目前的应用开始走向正规,并为将来的信息系统发展打下基础。
第四阶段是集成阶段。
这时,组织从管理计算机转向管理信息资源,这是一个质的飞跃。
从第一阶段到第三阶段,通常产生了很多独立的实体。
在第四阶段,组织开始使用数据库和远程通信技术,努力整合现有的信息系统。
第五阶段是数据管理阶段 信息系统开始从支持单项应用发展到在逻辑数据库支持下的综合应用。
组织开始全面考察和评估信息系统建设的各种成本和效益,全面分析和解决信息系统投资中各个领域的平衡与协调问题。
第六阶段是成熟阶段 中上层和高层管理者开始认识到,管理信息系统是组织不可缺少的基础,正式的信息资源计划和控制系统投入使用,以确保管理信息系统支持业务计划。
信息资源管理的效用充分体现出来。
着一条学习曲线,深入地理解这条学习曲线,将会有助于组织更有效地管理这个进化过程 诺兰阶段模诺兰的阶段模型总结了发达国家信息系统发展的经验和规律。
一般认为模型中的各阶段都是不能跳越的。
因此,无论在确定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策略,或者在制定管理信息系统规划的时候,都应首先明确本单位当前处于哪一生长阶段,进而根据该阶段特征来指导MIS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