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形象构成要素(组织形象构成有哪些)
组织形象又称为公众形象或公关形象,它指的是一定的组织机构在社会公众心目中相对稳定的地位和整体印象,具体表现为社会公众对组织机构的全部看法、评价和整套要求及标准。
在公共管理中,主要指公共管理机构的公众形象。
公众对公共管理的组织机构和个人持什么样的评价和看法、就形成相应的公众舆论,直接影响着公共管理机构的行为和运转。
良好的舆论环境会促进公共管理活动的开展,反之则起阻碍作用。
公众舆论对公共管理机构的支持或赞赏与否反映出该机构为社会所接受和拥护的程度。
而社会的拥护程度对公共管理机构的生存和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正因为如此,所以必须高度重视公众舆论和自身的社会形象。
从公众形象的性质来看,公共管理机构的组织形象可分为自我期待形象和社会实际形象两种。
所谓自我期待形象,指的是公共管理机构期望在社会公众心目中具有的对自身的全部看法、评价和标准。
它又包括两种:一是理想形象,即组织对自身形象所作的较长远规划和设计,属于公共管理目标的一个内容。
二是目标形象,即组织希望通过某项或一系列公共管理活动的开展所要达到的形象状态。
公共管理机构在公共管理中应拟定这两种期待形象目标,可称之为公共管理机构的公共关系目标。
所谓社会实际形象,指的是社会公众及社会舆论对公共管理机构的真实看法和评价。
它是通过公共管理人员的努力而达到的实际效果,是一种形象现实。
也就是说,自我期待形象仅仅是一种期望值,起着明确努力方向的作用,而社会实际形象却是真实的形象状态。
实际形象可能与期待形象发生矛盾,有时高于期待形象,有时低于期待形象。
而当前的实际社会形象又是制定新的自我期待形象的重要根据。
组织形象的作用具体表现在:(1)良好的公共管理机构形象为公共管理创造良好的公共关系软环境。
公共关系环境在很大程度上主要地表现为公众的舆论及其变化情况,而舆论中稳定的东西就是公共管理机构的形象。
这就表明,良好的形象实际上是公共关系环境状况的指示器和信号灯。
提高和完善公共管理机构的组织形象也就是要创造良好的公共关系环境。
(2)良好的公共管理机构形象有利于充分调动公共管理人员和全体员工齐心协力地去完成公共管理目标。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工作并不单单是为了谋生,工作本身已成为更加全面的需要形式。
人们要求在工作中得到尊重,相互关系和谐,能够有自我价值得以实现的机会。
观察现实生活,我们不难发现,经营不善、名声低劣的机构,往往人才流失的情况最严重。
而一旦组织形象良好,员工就会感到自豪和骄傲,努力地共同为公共管理目标而忘我工作。
也就是说,组织形象成为内聚力高低的重要影响因素。
(3)良好的公共管理机构形象有利于得到各方面公众对相应的公共管理项目的支持。
公共管理涉及的是各种公共事务,它需要有关各方面公众的积极参与和支持才能变成现实。
而公众的支持程度同他们对公共管理机构以及相应的项目和管理目标的评价是密切相关的。
支持力的大小反映公众对公共管理机构的信任程度,而支持的原因却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公众对公共管理机构和人员及其行为、政策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