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今日更新正文

说明酸雨形成的原因(酸雨形成的原因)

今日更新 2024-06-21 22:53:54
导读 你好!1 酸性污染物的排放及转换条件  一般说来,某地SO2污染越严重,降水中硫酸根离子浓度就越高,导致PH值越低。  2 大气中的氨 

你好!1.酸性污染物的排放及转换条件  一般说来,某地SO2污染越严重,降水中硫酸根离子浓度就越高,导致PH值越低。

  2. 大气中的氨  大气中的氨(NH3)对酸雨形成是非常重要的。

氨是大气中唯一溶于水后显碱性的气体。

由于它的水溶性,能与酸性气溶胶或雨水中的酸反应,起中和作用而降低酸度。

大气中氨的来源主要是有机物的分解和农田施用的氮肥的挥发。

土壤的氨的挥发量随着土壤PH值的上升而增大。

京津地区土壤PH值为7~8以上,而重庆、贵阳地区则一般为5~6,这是大气氨水平北高南低的重要原因之一。

土壤偏酸性的地方,风沙扬尘的缓冲能力低。

这两个因素合在一起,至少在目前可以解释我国酸雨多发生在南方的分布状况。

  3. 颗粒物酸度及其缓冲能力  大气中的污染物除酸性气体SO2和NO2外,还有一个重要成员——颗粒物。

颗粒物的来源很复杂。

主要有煤尘和风沙扬尘。

后者在北方约占一半,在南方约占三分之一。

颗粒物对酸雨的形成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所含的催化金属促使SO2氧化成酸;二是对酸起中和作用。

但如果颗粒物本身是酸性的,就不能起中和作用,而且还会成为酸的来源之一。

目前我国大气颗粒物浓度水平普遍很高,为国外的几倍到十几倍,在酸雨研究中自然是不能忽视的。

  5.天气形势的影响  如果气象条件和地形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则大气中污染物浓度降低,酸雨就减弱,反之则加重(如逆温现象)。

 酸雨多成于化石燃料的燃烧:  ⑴S→H2SO4 S+O2(点燃)→SO2  SO2+H2O→H2SO3(亚硫酸)  2H2SO3+O2→2H2SO4(硫酸)  (也可以被认为是SO2先被氧化为SO3,SO3再与水反应生成H2SO4)  总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S+O2(点燃)=SO2,2SO2+2H2O+O2=2H2SO4  ⑵氮的氧化物溶于水形成酸:  a.NO→HNO3(硝酸)  2NO+O2=2NO2,3NO2+H2O=2HNO3+NO  总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4NO+2H2O+3O2=4HNO3  b.NO2→HNO3  总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4NO2+2H2O+O2→4HNO3  (*注:元素后的数字为脚标,化学式前的数为化学计量数。

)。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头条推荐

森图里恩大学欢迎Shri Pavan Jindal Ji参与技能综合教育合作

森图里恩大学欢迎Shri Pavan Jindal Ji参与技能综合教育合作

FOSTIIMA商学院为企业专业人士开展管理发展计划2.0

FOSTIIMA商学院为企业专业人士开展管理发展计划2.0

Adda247在IBPS答案
中取得里程碑式进展全国范围内有6300名考生报名

Adda247在IBPS答案 中取得里程碑式进展全国范围内有6300名考生报名

莱姆布鲁克小学和幼儿园在马尔登开业

莱姆布鲁克小学和幼儿园在马尔登开业

KL Deemed to be University开始为新兴创新者提供B.Tech咨询服务

KL Deemed to be University开始为新兴创新者提供B.Tech咨询服务

全省第一!浙江海洋大学学子在中国研究生能源装备创新设计大赛中创佳绩

全省第一!浙江海洋大学学子在中国研究生能源装备创新设计大赛中创佳绩

昆明理工大学研究生在学术报告大赛中获佳绩

昆明理工大学研究生在学术报告大赛中获佳绩

百夫长大学被列入与外国大学开展学术合作的合格名单

百夫长大学被列入与外国大学开展学术合作的合格名单

戈印卡大学开创性的TLASH2024会议为将可持续发展目标融入高等教育铺平了道路

戈印卡大学开创性的TLASH2024会议为将可持续发展目标融入高等教育铺平了道路

26名艾伦课堂学生在2024年NEET-UG中获得排名第一

26名艾伦课堂学生在2024年NEET-UG中获得排名第一

图文推荐

斯特拉特设计学院培养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班加罗尔未来领袖

斯特拉特设计学院培养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班加罗尔未来领袖

KLH海得拉巴校区以成功就业证明助力学生成功

KLH海得拉巴校区以成功就业证明助力学生成功

商业学院拉克什亚分校开始招收预录取学生

商业学院拉克什亚分校开始招收预录取学生

奥米斯顿河学院学生获得GE成绩

奥米斯顿河学院学生获得GE成绩

教育科技公司Eupheus Learning赢得全球认可

教育科技公司Eupheus Learning赢得全球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