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艺术(艺术的概念是什么)
那么,什么是艺术?这个问题不同于艺术是什么。
因为我们可以这样表达:艺术是再现,艺术是表现,艺术是模仿,艺术是生活……这种表述无疑击中了艺术的某些方面,但却没有回答艺术之所以是艺术的原因。
也就是说,它遗忘了“什么是艺术”这一基础问题。
要追问什么是艺术,首先必须从考察艺术一词入手。
“从历史的历时态方面来看,艺术一词并不具有一种静止不变的特征,它是一种漂浮的能指;而从共时态方面来看,诗歌,音乐,绘画等这些主要艺术形式从一开始就是在互不相关的情况下产生出来的。
因此,艺术的概念就好比一根电缆,它由许多不同的电线所组成,每根电线都有它特殊的历史,并和它自己遥远的过去相联系。
”[2]在西方的艺术史上,古希腊所说的艺术主要并不是指一种产品,而是指一种生产性的制作活动,尤指技艺(韵律的生产)。
“中世纪是西方艺术史上的黯淡期,在艺术理论上其继承了古希腊关于艺术的看法,并在神学的意义上加以改造。
”[3]托马斯.阿奎那用“理性的正当秩序”来为艺术下定义,认为在制造者的心里就存在着一件作品的源泉。
他是按照制造事物的观念去制造该事物的。
邓斯.司各脱在一种神学的意义上也曾涉及艺术的概念,认为艺术是行为的产物,把艺术定义为一种正确观念的产品。
此时艺术是神学的附庸。
到了文艺复兴,艺术的自主性才建立起坚实的地基。
这一地基的形成是以美为尺度的。
而在这之前,“美与艺术是互不相关的。
”[4]而到了18世纪,真正的现代艺术体系才得以形成,艺术的概念进一步丰富:艺术是再现,艺术是表现……总体而言,西方艺术概念的历史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主要部分,“第一阶段是古代的艺术概念时期(从公元5世纪到18世纪),艺术被认为是种遵循规则的生产。
第二阶段从1747年西方现代艺术体系的建立直到现代,它标志着古代的艺术概念终于让位于现代的概念。
”[5]即艺术被认为是美的艺术,技艺与艺术才真正分离。
另一方面,艺术概念的发展不能仅仅依靠理论的力量,艺术概念的出现,必须首先要以把艺术作品孤立起来为条件。
在这个意义上,艺术博物馆体制的建立对美的艺术的体系的巩固与发展有着特殊的意义。
在这时,“我们不应该问什么是艺术,而应该问:事物何时才成为艺术。
”[6]这预示着一种多元开放的艺术概念的建立。
因为现代艺术虽然以美的艺术为主流,但艺术概念已变得模糊开放。
对于这种模糊性,下文将有详细的论述。
在中国的艺术史上,艺术的概念也有自己的历史。
艺,甲骨文通“耕”字,指生产劳动,这是古时最早的艺术本义;到了春秋时代,有了所谓的“六艺”,这里的“艺”指道德修养;春秋以后,艺术的含义继承了春秋时期的规定,没有太大变化,但儒家,道家,释家对艺术的态度却各不相同。
然而有一点是共同的:他们均把艺术作为一种“技”,并没有把艺术当作自主性的。
儒家把艺术视作政治的“技”,道家认为艺术只是技,要“进乎道”,禅宗把艺术当作空无,所谓“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总而言之,传统中国艺术史上的艺术是作为附属物出现的,艺术概念没有自主性的一面。
在此,西方对艺术概念的论述的确更加深刻。
现代中国的艺术概念基本上接受了西方的理论的洗礼,在此就不详细说明了。
因此,现代艺术概念的模糊性也被中国的艺术思想所接受。
但如何认识艺术的这种模糊性?这涉及到能否给艺术下定义的问题,换句话说,我们必须反思:什么是艺术以及艺术如何成其为艺术。